《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》明確了未來5年~10年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目標:
到2020年,基本形成適應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市場機制和發展環境,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體系基本成熟,形成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技術和成套技術,建設一批國家級、省級示范城市、產業基地、技術研發中心,培育一批龍頭企業。裝配式混凝土、鋼結構、木結構建筑發展布局合理、規模逐步提高,新建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,鼓勵農村、景區建筑發展木結構和輕鋼結構。
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%以上,直轄市、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30%以上,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裝配式建造的比例達到40%以上。
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比率30%以上。直轄市、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全裝修成品房面積比率達到50%以上。
建筑業勞動生產率、施工機械裝備率提高1倍。
到2025年,建筑品質全面提升,節能減排、綠色發展成效明顯,創新能力大幅提升,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企業和產業體系。
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%以上,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裝配式建造的比例達到60%以上。
全面普及成品住宅,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比率50%以上,保障性住房的全裝修成品房面積比率達到70%以上。
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全國已有30多個省市出臺了裝配式建筑專門的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,不少地方更是對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。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開始加入到裝配式建筑的建設大軍中。在各方共同推動下,2015年全國新開工的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3500萬平方米—4500萬平方米,近3年新建預制構件廠數量達到100個左右。
(來源:中國建筑學會)